到底夜市有什麼好的呢? 夜市的確是台灣的特色, 但是個滿令我汗顏, 一點都不值得驕傲的特色.
很多人可能覺得夜市反應了某種生活型態, 可我看到的卻是亂無法紀的社會縮影.
這幾年來師大夜市莫名竄紅, 原本以小吃攤為主的夜市突然又多了五分鋪分館和韓貨集散地的新身分,流動人口爆增, 只要到了晚上夜市區就變得寸步難行, 人潮也吸引了活動, 髒亂, 擁擠, 及噪音, 讓師大夜市一代的居民苦不堪言. 除了師大夜市, 敦南誠品前也不遑多讓. 過去可以悠閒漫步的寬敞人行道已不復見, 只剩下阻街賣小雜貨的年輕路邊攤老闆,
夜市裡的流動攤販都不是合法經營的店家, 所得不用報稅, 也不用符合衛生規範. 雖然看起來在路邊擺攤不用成本, 但其實這才是最花錢的地方. 到底他們擺攤的地段是否是私有地或公有地則不一定, 但擺攤是一定得繳錢的, 因為真正的路霸不是他們, 而是更上頭的勢力, 也因此能搶到精華地段的攤販也得付出高昂代價. 一個攤販走了, 馬上就可以有人補上來, 只要大路霸存在, 小路霸永不止息. 上頭的勢力則是看小攤販的位置.
攤販在最單純的地段可能只需要躲警察. 只是警察永遠不會把他們趕盡殺絕, 卻反而看起來像是來收保護費的. 複雜起來時, 甚至連警察都請不來. 這陣子聽說鬧很大的師大夜市生煎包國有地問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與其說是執法單位的問題, 倒不如說是一場全民的集體犯罪. 除了攤販和沒有執行力的政府單位, 愛逛夜市的人其實才是最大的根源. 沒有眾多人潮的聚集, 就不會引出越來越多攤販, 而這些攤販和他們所帶來背後的問題, 就已經像癌細胞一樣漫延到全身無法根除.
夜市的食物真的好吃嗎? 真的見仁見智. 不一定比較便宜, 但在那樣的料理環境中製作的食物肯定是很不衛生的. 此外, 在路邊攤吃東西, 就是少不了油煙油汙, 雨水餿水, 煙霧廢氣, 保麗龍餐具至今也仍然沒有絕跡. 惡劣的用餐環境再加上狹窄的通道, 不是恰巧符合文天祥在正氣歌的序中所謂"駢肩雜遝,腥臊汙垢,時則為人氣"嗎? 這種場所用餐, 連坐起來都不舒服, 更不用說品嚐食物了.
這個問題其實應該有很多人試圖想去解決, 但說也奇怪, 幾乎沒有辦法成功. 台北蚊子養很久的圓環夜市和台南蕭條的小北夜市就是最好的例子, 雖然兩者沒落的原因不盡相同. 攤販還是只想當攤販, 在屋簷下營業還不如露天來得有感覺.
不喜歡夜市的我應該在台灣是少數吧? 幾乎每個旅居外國的朋友回到台灣, 就必定要到夜市一解鄉愁. 我知道這個現象, 但真的無法了解. 社會要進步, 環境要提升, 就必須有所改變, 而非因應鄉愿的需求把標準不斷降低.
很多人可能覺得夜市反應了某種生活型態, 可我看到的卻是亂無法紀的社會縮影.
這幾年來師大夜市莫名竄紅, 原本以小吃攤為主的夜市突然又多了五分鋪分館和韓貨集散地的新身分,流動人口爆增, 只要到了晚上夜市區就變得寸步難行, 人潮也吸引了活動, 髒亂, 擁擠, 及噪音, 讓師大夜市一代的居民苦不堪言. 除了師大夜市, 敦南誠品前也不遑多讓. 過去可以悠閒漫步的寬敞人行道已不復見, 只剩下阻街賣小雜貨的年輕路邊攤老闆,
夜市裡的流動攤販都不是合法經營的店家, 所得不用報稅, 也不用符合衛生規範. 雖然看起來在路邊擺攤不用成本, 但其實這才是最花錢的地方. 到底他們擺攤的地段是否是私有地或公有地則不一定, 但擺攤是一定得繳錢的, 因為真正的路霸不是他們, 而是更上頭的勢力, 也因此能搶到精華地段的攤販也得付出高昂代價. 一個攤販走了, 馬上就可以有人補上來, 只要大路霸存在, 小路霸永不止息. 上頭的勢力則是看小攤販的位置.
攤販在最單純的地段可能只需要躲警察. 只是警察永遠不會把他們趕盡殺絕, 卻反而看起來像是來收保護費的. 複雜起來時, 甚至連警察都請不來. 這陣子聽說鬧很大的師大夜市生煎包國有地問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與其說是執法單位的問題, 倒不如說是一場全民的集體犯罪. 除了攤販和沒有執行力的政府單位, 愛逛夜市的人其實才是最大的根源. 沒有眾多人潮的聚集, 就不會引出越來越多攤販, 而這些攤販和他們所帶來背後的問題, 就已經像癌細胞一樣漫延到全身無法根除.
夜市的食物真的好吃嗎? 真的見仁見智. 不一定比較便宜, 但在那樣的料理環境中製作的食物肯定是很不衛生的. 此外, 在路邊攤吃東西, 就是少不了油煙油汙, 雨水餿水, 煙霧廢氣, 保麗龍餐具至今也仍然沒有絕跡. 惡劣的用餐環境再加上狹窄的通道, 不是恰巧符合文天祥在正氣歌的序中所謂"駢肩雜遝,腥臊汙垢,時則為人氣"嗎? 這種場所用餐, 連坐起來都不舒服, 更不用說品嚐食物了.
這個問題其實應該有很多人試圖想去解決, 但說也奇怪, 幾乎沒有辦法成功. 台北蚊子養很久的圓環夜市和台南蕭條的小北夜市就是最好的例子, 雖然兩者沒落的原因不盡相同. 攤販還是只想當攤販, 在屋簷下營業還不如露天來得有感覺.
不喜歡夜市的我應該在台灣是少數吧? 幾乎每個旅居外國的朋友回到台灣, 就必定要到夜市一解鄉愁. 我知道這個現象, 但真的無法了解. 社會要進步, 環境要提升, 就必須有所改變, 而非因應鄉愿的需求把標準不斷降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