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以前參考了好多人的打包秘技,但是大部分都是澳洲打工渡假的準備。其實大部分都差不多,但是我想補充一點到這裡的心得,因為德國的情況和澳洲好像還是有點差別。
我猜很多人來德國打工渡假都會先上語言課程,所以不會馬上就跑到農場或是葡萄園去之類的。而且,整個德國其實氣候很一致,冬天就是整個德國都很冷,農業活動也會停止,所以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關於農場幫忙的工作。此外,我其實比較喜歡在一個地方短暫停留,慢慢品嚐那個地方的人情風味,混在裡面,假裝自己也是那個地方的一份子。比如說,看著每天早上班班客滿的公車開往市中心,看著許多母親帶著他們的孩子在公園裡玩耍,拜訪當地人去的地方,吃他們喜歡的餐廳,喜歡的食物。除了景點,這個城市的殼以外,城市裡面的精神,是我更想要去感受的。
離題了,話說回來,我只是想說,因為是短期待在一個城市,所以很多東西的取得其實還是很方便,用不著千里迢迢從台灣扛過來。很多人都說女生的衛生用品在國外買很貴,所以要從台灣帶去。不過,這種東西其實滿佔行李箱空間,而且我發現在德國買也不貴,種類也滿齊全的,所以不需要。除此之外,吹風機也到德國再買就好了。我把台灣的吹風機帶過來,為了德國220V電壓還買了個變壓器,誰知道一插上去不到五秒鐘還是燒壞了。後來,在德國的超市找到旅行用吹風機,只要5.5歐,兩段風力(只有熱風),還可以調整電壓(110/220),價格相當合理,用到現在感覺還不錯,而且出來就是歐規的插頭。再來,牙膏也不用買。我覺得自己像個笨蛋帶著好重一條牙膏過來,很想哭。
再來,我對中式料理並不是非常情有獨衷,但還是很沒種的想說帶幾包迷你包的白米過來以防萬一,這個決定後來讓我非常懊惱。所以我已經在短短一週內送出兩包。另一包比較大的,想說要等下次當沙發客時,找一個台灣女生,把這包送給她。
還有阿,像是什麼茶包阿、沖泡飲料阿,這裡都很多,不用帶。此外,德國的發泡維他命飲料真是便宜到不行,一歐以內就有好多選擇。
但是有些東西倒是準備著好:直徑12cm的鋼杯(或是帶個小鋼鍋)和水果刀和餐具組。德國的房子基本上都有提供廚房,但是不是每個地方都提供廚具。像我這次住的地方,除了小冰箱以外,其他都沒有。但是德國的廚具價格都很貴,儘管品質很好,但是一來花錢,再來這些東西都很笨重,根本不可能帶著旅行!所以,12cm的鋼杯容量剛好,煮飯,煮菜,煮湯都很方便。我的砧板,則是在德國的一歐商店買的。雖然很不情願,但沒有砧板實在無法料理,看在1歐也只是小錢的分上還是買了。還有削皮刀也要記得帶著。這裡的刨刀雖然也可以在1歐商店找到,但是跟台灣一般人習慣的不一樣(直立的刨刀),而且看起來不好用。
再來,德國的馬鈴薯跟紅蘿蔔都很便宜!所以,看到這兩種蔬菜就知道可以煮咖哩了!我在台灣喜歡用咖哩塊,其實除了咖哩塊還有其他替代方式,只是比較費工,德國也找得到咖哩塊,但是種類聽說有限,而且不便宜。所以喜歡吃咖哩的人也可以從台灣帶一些過來。還有,我覺得保溫杯也不錯。從台灣帶,算是省錢吧。
文具的部份,這裡的筆真的貴,台灣大概7~10元的原子筆這邊要20元。但筆記本的部份,要是不挑樣式,這裡也找得到便宜的。160張,很大本的筆記本大概2歐。
其實,只要知道去哪裡採購,德國的物價不算太高的。真的昂貴的是服務與人工。只要走一趟Netto、Aldi、Lido這三家超商,大概就可以掌握德國民生必需品了。(吹風機來自Rossman)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行李箱了。我的行李箱這次就不堪石板路的摧殘,有一顆輪子在第二天就裂開了。目前還在尋找可以幫忙維修的店家,想到接下來的行程,讓我實在頭大阿!聽說兩輪的行李箱比較適合道路條件不好的環境,四輪的反而走起來容易壞。也許是這樣吧。此外,如果來歐洲,因為石板路太多了,聽說行李箱要找輪子大一點的,甚至還有越野胎紋路的,這種比較耐操。另外,我認為要買「有品牌的」,就算來到這邊才壞掉,也比較容易找得到維修店家。這裡除了國民品牌Rimowa,Samsonite也是很常見的行李箱品牌。我不曉得那一款比較好,但是買他們的東西,到德國要找救兵也比較方便囉!
我猜很多人來德國打工渡假都會先上語言課程,所以不會馬上就跑到農場或是葡萄園去之類的。而且,整個德國其實氣候很一致,冬天就是整個德國都很冷,農業活動也會停止,所以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關於農場幫忙的工作。此外,我其實比較喜歡在一個地方短暫停留,慢慢品嚐那個地方的人情風味,混在裡面,假裝自己也是那個地方的一份子。比如說,看著每天早上班班客滿的公車開往市中心,看著許多母親帶著他們的孩子在公園裡玩耍,拜訪當地人去的地方,吃他們喜歡的餐廳,喜歡的食物。除了景點,這個城市的殼以外,城市裡面的精神,是我更想要去感受的。
離題了,話說回來,我只是想說,因為是短期待在一個城市,所以很多東西的取得其實還是很方便,用不著千里迢迢從台灣扛過來。很多人都說女生的衛生用品在國外買很貴,所以要從台灣帶去。不過,這種東西其實滿佔行李箱空間,而且我發現在德國買也不貴,種類也滿齊全的,所以不需要。除此之外,吹風機也到德國再買就好了。我把台灣的吹風機帶過來,為了德國220V電壓還買了個變壓器,誰知道一插上去不到五秒鐘還是燒壞了。後來,在德國的超市找到旅行用吹風機,只要5.5歐,兩段風力(只有熱風),還可以調整電壓(110/220),價格相當合理,用到現在感覺還不錯,而且出來就是歐規的插頭。再來,牙膏也不用買。我覺得自己像個笨蛋帶著好重一條牙膏過來,很想哭。
再來,我對中式料理並不是非常情有獨衷,但還是很沒種的想說帶幾包迷你包的白米過來以防萬一,這個決定後來讓我非常懊惱。所以我已經在短短一週內送出兩包。另一包比較大的,想說要等下次當沙發客時,找一個台灣女生,把這包送給她。
還有阿,像是什麼茶包阿、沖泡飲料阿,這裡都很多,不用帶。此外,德國的發泡維他命飲料真是便宜到不行,一歐以內就有好多選擇。
但是有些東西倒是準備著好:直徑12cm的鋼杯(或是帶個小鋼鍋)和水果刀和餐具組。德國的房子基本上都有提供廚房,但是不是每個地方都提供廚具。像我這次住的地方,除了小冰箱以外,其他都沒有。但是德國的廚具價格都很貴,儘管品質很好,但是一來花錢,再來這些東西都很笨重,根本不可能帶著旅行!所以,12cm的鋼杯容量剛好,煮飯,煮菜,煮湯都很方便。我的砧板,則是在德國的一歐商店買的。雖然很不情願,但沒有砧板實在無法料理,看在1歐也只是小錢的分上還是買了。還有削皮刀也要記得帶著。這裡的刨刀雖然也可以在1歐商店找到,但是跟台灣一般人習慣的不一樣(直立的刨刀),而且看起來不好用。
再來,德國的馬鈴薯跟紅蘿蔔都很便宜!所以,看到這兩種蔬菜就知道可以煮咖哩了!我在台灣喜歡用咖哩塊,其實除了咖哩塊還有其他替代方式,只是比較費工,德國也找得到咖哩塊,但是種類聽說有限,而且不便宜。所以喜歡吃咖哩的人也可以從台灣帶一些過來。還有,我覺得保溫杯也不錯。從台灣帶,算是省錢吧。
文具的部份,這裡的筆真的貴,台灣大概7~10元的原子筆這邊要20元。但筆記本的部份,要是不挑樣式,這裡也找得到便宜的。160張,很大本的筆記本大概2歐。
其實,只要知道去哪裡採購,德國的物價不算太高的。真的昂貴的是服務與人工。只要走一趟Netto、Aldi、Lido這三家超商,大概就可以掌握德國民生必需品了。(吹風機來自Rossman)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行李箱了。我的行李箱這次就不堪石板路的摧殘,有一顆輪子在第二天就裂開了。目前還在尋找可以幫忙維修的店家,想到接下來的行程,讓我實在頭大阿!聽說兩輪的行李箱比較適合道路條件不好的環境,四輪的反而走起來容易壞。也許是這樣吧。此外,如果來歐洲,因為石板路太多了,聽說行李箱要找輪子大一點的,甚至還有越野胎紋路的,這種比較耐操。另外,我認為要買「有品牌的」,就算來到這邊才壞掉,也比較容易找得到維修店家。這裡除了國民品牌Rimowa,Samsonite也是很常見的行李箱品牌。我不曉得那一款比較好,但是買他們的東西,到德國要找救兵也比較方便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