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很不好意思說, 但是來到慕尼黑三個禮拜以來, 我還是沒辦法非常喜歡這個地方. (不過這裡的藝文活動慢慢填補這個遺憾當中...)
雖然巴伐利亞一直以來都是神聖羅馬帝國中勢力不弱的城邦, 近代更升級成為巴伐利亞王國, 在慕尼黑市中心卻不像紐倫堡有什麼令人驚艷的建築. 市容普普通通, 房舍是都很雄偉, 但風格卻沒有太多值得詳述的. 最有名的教堂Frauenkirche也不若附近的Regensburg吸引人. 慕尼黑也找得到宮殿和花園, 但完全無法和巴黎相提並論. 如果撇開博物館和音樂會不談, 在慕尼黑市區觀光, 可能就是Marienplatz一直走到Ludwigstraße, 沿途經過Residenz的這一段路程比較可看, 再加上慕尼黑市區的城堡 (Schloss Nymphenburg), 奧林匹克公園和BMW博物館, 此外我實在想不到其他好提的了. 似乎滿多人是拜訪新天鵝堡的時候順便來這裡停留.
不曉得為什麼, 我不斷的把慕尼黑拿來跟巴黎做比較. 可能是這兩個地方都是歐洲的大城市, 而他們的物價都非常貴(由其房租, 當然巴黎還是冠軍). 這樣比是否很不公平呢? Ludwigstraße讓我常常聯想到巴黎的Rue de Rivoli. 我一直覺得這些君王都很想要達到路易14當年全盛時期的威望, 而不斷透過大興土木來彰顯自己的財力. 然而不管是誰, 都無法與路易14望其項背, 只要放在一起看, 就難免黯然失色 (不過話說回來, Rue de Rivoli是拿破崙時代的產物, 他的經典其中有個關鍵就是旁邊的羅浮宮和Tuileries花園, 然而羅浮宮卻是路易14不願居住的地方!).
除了慕尼黑的景觀, 他的生活機能也沒有我預期中好. 之前住Aachen時, 主要商業活動都聚集在市政廳一帶: 好比家電, 衣著, 購物, 文化活動等等. 由於Aachen是個只有20多萬人口的小城, 這樣的都市結構並不讓人意外. 然而, 到了慕尼黑, 要找間書店還是得搭近20分鐘的地鐵到Marienplatz, 購物的選擇也都在那裏, 這就令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了. 慕尼黑的面積跟台北不相上下. 在台北, 不管到哪裡, 只要熱鬧一點的地方都能找到書店, 就算只有金石堂,也還算是個書店.
我在慕尼黑住的地方位於中心區(在第2圈的邊緣)之內, 搭地鐵到火車站或Marienplatz不用20分鐘, 這麼不偏僻的地方卻只能找得到小餐館和超級市場. 也就是說, 基本上,在慕尼黑過活不買地鐵票就只能讓自己最起碼的填飽肚子而已. 買衣服, 買書, 買唱片, 抱歉, 就一定要搭車到市中心, 那個大家都擠在一起的地方. 似乎在奧林匹克公園附近還有一個購物中心, 但我不愛買衣服, 也沒什麼想買的, 所以目前還沒去過. 此外, 慕尼黑的車票還真的是非常貴, 只要在這裡待到3天以上就絕對是買周票比較划算了. 之前去Regensburg拜訪老師的時候, 他對慕尼黑也沒有特別的好感, 特別是交通系統讓他覺得非常沒效率. 這方面他就很愛台灣跟香港的捷運. 雖然回德國這麼久, 他還記得香港的八達通呢!
如果只能來德國巴伐利亞一次, 想要體驗巴伐利亞風情, 我會推薦紐倫堡, 遠遠大過於慕尼黑. 紐倫堡真是個令人心醉又非常精緻的城市阿! 慕尼黑名義上雖然是個大城, 若只是短暫停留個一兩晚, 得到的收穫恐怕遠遠小於紐倫堡.
 |
Marienplatz附近的街道 |
 |
Das alte Rathaus im Marienplatz |
 |
倒是還滿愛這個的...慕尼黑市徽, 位於市政廳 |
 |
Ludwigstraße |
 |
巴伐利亞國家圖書館
(Bayerische Staatsbibliothek)
外觀看起來很雄偉, 實際的閱覽區和開放的藏書區好像只是一小部分 |
 |
Bayerisches Hauptstaatsarchiv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