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有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教育成功的國家有何共通點。文章概述McKinsey自OECD研究報告所提出的幾個重點,和一般人過去對教育的看法有寫許差異。最主要的地方是,教育經費與教師薪資可能不是造就高教育水準的主要動力。
反推回台灣,過去國民黨時代,每年都在杯葛政府預算分配。國防經費太高,教育經費太少。不過比較一下近幾年以來,這個情況已逐漸調整,但教育水平卻不見起色…。
http://win.dgbas.gov.tw/dgbas01/97/97btab/97b130.pdf
我們的教育經費佔GDP比率,與其他國家相較,只有比日本高。不過,從OECD的報告中,日本的教育還是名列前茅?
http://win.dgbas.gov.tw/dgbas03/bs8/world/edugnp.htm
OECD歷年來的調查顯示,加拿大、芬蘭、日本、新加坡與南韓的學生素質一直領先全球。不過,這些國家的教育支出,與競爭對手相較,都不是最多的,而教師薪水也不是最高的。另外,學習的時間也未必與學習成就正相關。
McKinsey指出幾個政策關鍵:師資(素質)與補救教學(的時機)。研究中指出,一般認為薪資是決定教師素質的關鍵,可是教師薪水最高的幾個國家卻不在榜上(德國、西班牙)。不僅是薪資,政府可運用國家機制來操控教師的社會地位,使社會中的菁英願意投入教職。另外,取得師資培訓的名額是根據需求而調整,教師資格的門檻也相對較高。
現在的台灣教育,其實生的是整體的病。優秀人才不會選擇留在學校裡。選擇當老師是因為喜歡老師的生活模式。穩定薪水,寒暑假。教育熱誠可能從來不是考慮條件。假如是女孩子,父母會諄諄告誡要當個老師。環境單純,時間固定,可以賺取收入又能兼顧家庭,小孩子放寒暑假更不怕沒人帶。男生想要當老師,認同度就比較低了。當老師沒有高薪未來,生活單純固定,沒有競爭力。有理想有未來年輕人當個老師好像沒志氣。為什麼教育國家下一代的職業,在這個社會的價值觀裡是這樣子?假如教育事業裡無法吸引優秀人才,願意教育兒童的人,只有小部分帶著教育理念,大多都只是把教師當成一種「職業」,要如何提升教育水平?就好比說,假如一個國家的職業軍人,大部分都是當年被學校教育淘汰的小孩,教育水平不高,假如他們在軍中無法培養學習能力,國軍的平均素質也很難以提升。假如這些人逐漸成為國軍將領,其實也是很相似的問題。這其實是個惡性循環,而其實我也沒有太多期待。
等我的孩子到了可以進學校的年紀,我有沒有能力選擇我想要的教育方式,而不要被動地接受?很多朋友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中,很多都遇到不適任教師,受到許多老師的委屈。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人應該都有個共同記憶:大家都要去老師家補習,有些教材只有在課後輔導才能夠學得到,老師對沒去補習的學生還會特別「另眼相待」。現在這些人也都夠大到變成別人的老師了。不曉得他們會怎麼對待別人的孩子?未來當我的小孩遇到這種不適任教師,我不想讓我的小孩忍氣吞聲。他必須有面對挫折的能力,可是並非一直在學習過程中遭受扭曲心態的對待。
原文出處:
http://www.economist.com/world/international/displaystory.cfm?story_id=99899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