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ojourn.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ojourn.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July 26, 2014

Leipzig

我喜歡Leipzig,儘管Leipzig並非我最愛的德國城市,我還是喜歡,喜歡她所帶有那濃厚的人文氣息與一抹優雅。在德國期間共去過三次。

頭一次是單身專程前往,第一晚在Thomaskirche聽復活節的馬太受難曲,第二天在城市中四處漫遊,走到兩條腿都不像自己的,還在寒風中被凍得快一命嗚呼,幸好有Backwerk的熱可可解救我的性命。老城區有幾條形似巴黎的拱廊街,走在其中不時能偶遇驚豔,甚至還有一段拱廊的天花板是整片的皮雕工藝。

第二次是理論上是從Dresden前往Erfurt時路過,但不知為何記憶如此模糊,忘了當初是何時抵達,何時離去,在當地又吃過些什麼(只記得有吃過冰)。這次造訪最深刻的部份就是與建築師好友在國家圖書館(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逗留許久,欣賞新舊融合的建築,感受館內的靜謐氣息。我喜歡一個人旅遊,但我也喜歡有她相伴的旅程,兒時說好要一同環遊世界的夢想,如今卻只去了寥寥幾處,好希望還有機會同行(除了食性我們各方面都很搭~~~)。

第三次是從在Magdeburg一日遊結束後,心想時候還不太晚,又拖著老公從Halle搭火車過來,只因為很喜歡這裡,想再帶他來看一眼夜晚的Leipzig,就只是趕來匆匆一瞥,從新市政廳對面的流水區回望整個舊城,趁離開德國之前再次跟她道別。

好想念德國。

這是屬於我的萊比錫記憶。儘管什麼尖塔什麼地標都沒有,但紀錄下這張照片的瞬間,真真切切的專屬於我。

Wednesday, July 09, 2014

Last Breath

自從在德國住過,在寒冬中旅行過,就愛上了雪。

長這麼大才在德國頭一回看到雪。那年冬天還來得特別遲,離開Aachen的十二月中居然連一片雪沒飄過。第一次看到雪是某個午後在host family的客廳裡。Diana知道我沒看過雪,特別熱情的呼喚我,那時往窗外望去,只見天色昏暗,細雪紛飛,我心想,原來,下雪就是這樣子啊。
當年雖然雪下得晚,一月底二月初卻發生難得的酷寒。和加拿大或北歐自然是不能比,但對德國來說真的很冷,慕尼黑經歷了好幾個零下二十幾度的日子,雪也厚厚的積起來。我跑去Konstanz,套著剛在Freiburg買的長靴,從市郊踩著雪,一兩個小時徒步走到Reichenau島上,只為了一睹千年Romanesque教堂的風采(其實可以搭車啦,回程就是從島上搭到火車站的),沿途幾乎只有我們兩人。冬天的Bodensee確實不及夏天鮮艷,但寂靜的冰天雪地從此在我心裡萌芽生根。
這些年已經很少動旅行的念,出遠門都是拜老公玩心大起之賜。會讓我二話不說想背著包包走的只剩冰島與南極,居然都是酷寒而人煙罕至之境。前天看到挪威峽灣的照片,又讓我產生新的想法。
過去一直想著應該以什麼姿態告別人生。如果不死於意外的話,北國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哪天生病了,與其把錢花在醫療上,在急救插管毫無謂且無尊嚴的狀態下絕望的坐以待斃,還不如請人帶我去挪威的峽灣旁與美景長眠。

若正逢雪季,那就更好了。

Friday, July 04, 2014

姍姍來遲的蜜月文 - 回憶中的聖心堂

當年蜜月排了五天四夜的巴黎行,最後一天傍晚我們來到Sacré Coeur觀夕陽。位於蒙馬特一帶的聖心堂地勢較高,坐在台階上幾乎可將巴黎盡覽眼底。不過聖心堂似乎是比較上相的那種建築物,當初是慕著美麗的風景照而去,看到實體後有點小小的失落,此外,蒙馬特附近環境比較亂,在長手扶梯一帶,我看到幾個打算假借推銷名義要靠近我們,塞小玩意過來,但實際上是想獅子大開口的黑人,害我經過時緊張的拖著楞頭楞腦搞不清楚狀況的老公快步走過,完全不讓任何人進入我們半徑一公尺之內。因此相較之下,我還是喜愛左岸多幾分。
不過我們在聖心堂還是留下一點美麗的回憶。當時我們是走上山的。上山時我們在山腳發現了一間家樂福,於是便跑去隨意採購了一點零嘴、cheese(一塊是fromage au chevre,另一塊也是軟質的,但忘記種類了)和一瓶玫瑰紅。我也忘了為什麼買酒時沒有連開瓶器一起帶(或是先在店內開好?),只記得我們走到山頂,在聖心堂前景觀最好的那片長長階梯上選定點坐下,然後就開始煩惱開瓶。階梯上有許多像我們這樣的遊客等著看日落,幾乎人人都帶了吃的喝的,我搜索一陣後,就厚著臉皮的跑去和附近的其中一對年輕男女借開瓶器。還記得那男的看起來頗斯文,還戴一副眼鏡。我開口借之後,他身旁的女伴對他說,你今天真的很受歡迎啊!
我們就這樣一口cheese一口酒,邊聽街頭藝人演唱邊看風景,太陽快下山才搭纜車下山。當天喝不完的那瓶玫瑰紅,原本想帶著在前往機場的路上配早餐喝(怪),還特別趕早起去旅館附近的小麵包店買了好幾種蛋糕要帶著走,沒想到我們蛋糕都還來不及吃,那瓶酒就被我給敲破……,只能留在巴黎街頭的垃圾桶裡。至於沒吃完的cheese則被我偷偷帶回台灣,在家鄉品嚐巴黎的餘味。

在灰濛濛的日子裡遠眺巴黎實在不夠鮮艷呢
只存在我記憶中的La 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

話說啊,為什麼我最近聽到一堆人跑去巴黎都不吃法國菜,不吃法國甜點,反而去吃什麼越南河粉???真是莫名其妙,看得我好義憤填膺啊!!!台灣越南人還不夠多,越南菜還吃不夠啊?為什麼難得有機會吃道道地地的法式料理,品嚐法國文化精髓,偏要挑個越南菜?!!!!!這時我就不禁要說,找個合適的旅伴真的很重要。幸好老公跟我食性相近,都非常接受歐式料理,又喜歡嘗鮮,至今還不曾遇到兩人因覓食意見不合,隨便吃都是皆大歡喜,不曾有哪個人受委屈(應該是吧,哈哈)。要是遇上個餐餐非米食不快的旅伴,我應該會昏死吧。

Monday, June 30, 2014

東京景點預定

四年多前去過一次東京,五天四夜,行程匆促,沒去多少地方,連明治神宮都是走到門口才驚覺開放時間快結束了(嘆)。
老公一直想再去一次東京,其實我也喜歡走在東京街頭的感覺,更喜歡東京美食,或許年底之後會找個時間去吧?
比起歐洲,冬天去日本是比較合適的。歐洲店家關得相對早了些(但這兩年德國商店營業時間也越拉越長,此風甚不可取!上回看到某小城的連鎖超市延長營業時間至晚上十點,就不禁怒起來......),傍晚六點一到,許多店家鐵門都拉下來,只剩下餐館酒館與夜店,相較之下,東京就像個不夜城,即使夜深了依舊很熱鬧。
如果下次再去東京,有幾個想走走看看的地方……
(1) 上次沒去的代官山,特別是傳說中的蔦屋書店(感覺像是究極版的誠品?)。
(2) 武藏野美術大學圖書館(建築師:藤本壯介)



(3) 水川邸,其實不是什麼水川邸啦,正式名稱是位於涉谷區的旧朝倉家住宅(最愛這種日式建築了,而且還大隱隱於市!好啦我亂用成語)。話說上次對涉谷的印象就是八公、Uniqlo、印度菜,還有和很多很多的人。
(4) 這個就是口腹之慾了:青梅市的澤乃井小澤酒造

不過武藏野和青梅離東京都有段距離,如果到時候真要去,還得研究一下怎麼排行程(啊啊)。未來有新點再增。

Wednesday, July 17, 2013

東方航空

這次出國貪了小便宜選搭東方航空。沒辦法,因為任何其他航班都將近四萬或更貴。(想當年我買瑞航的年票可是四萬還有找,真是不解!)

搭東方航空就是要去上海浦東轉機,所以再怎麼不悅還是得辦台胞證。但從這次轉機的經驗來看,其實浦東機場轉機不會很複雜。雖然標示不算非常清楚,轉機的動線規劃也很詭異,還不至於迷路,轉機路途也不會花太多時間。這裡的商店異於其他機場,有一間全家便利商店,東西驚人的便宜,跟一般全家的價錢差不了多少。另外是,假使不離開機場(不出境),就用不到台胞證加簽!去回兩趟都沒用到。(之前因為不放心所以還是辦了加簽,也幸好我的加簽是辦證時多送的。就算臨時想出境或需要辦加簽也不麻煩,轉機處就有自動化加簽服務,一個人五十人民幣很方便。)只不過,我們的轉機時間超.級.久。久到我把一整本《理性與感性》都K完都還不能登機。

重點來了。東方航空的優點是價格便宜,飛行時間短(台灣到法蘭克福十二個小時,但不含轉機時間),可托運大量行李(每人可托運兩件各23kg,超多)。但要是有選擇(例如票價差距不到五千元),我就不會想再搭他們家的飛機了:

1. 機上餐點,嗯,不予置評,但卡達航空的好吃很多。另外,餐盤上的小餐盒(除了主餐)是用皺皺的保鮮膜罩著,幾乎每餐都是如此。看到這種包法馬上令我想皺眉。連二十年前搭乘聯合航空都沒看過這麼克難的餐盤。

2. 機上娛樂。電影很舊(應該說沒有很多新片)。此外很奇怪的是字幕是繁中(不解)。我在飛機上把《Amour》看完了(看完還是不喜歡中文片名取《愛.慕》,滿牽強的想附會原文讀音,卻有點模糊主題)。沒什麼好玩的遊戲。最重要的是,音樂乏善可陳,甚至沒有一張古典音樂專輯!!!!!我搭飛機想休息的時候就愛放古典樂,這次真的被打敗了,只能放神鬼認證四陪我入眠(嗚)。

3. 可圈可點的服務。很多細節記不得了,但這個動作讓我終生難忘。空服員在用餐後開始收盤子,到我們這裡時,可能因為我的座位沒靠走道,他便彎彎手指要我把餐盤遞給他。如果現實中有表情符號,我的表情就是超長又濃密的N條線!搭這麼多次飛機,這麼多家航空公司,這種服務還是頭一次遇到!其他讓我們覺得服務有待改善的部份就不想多說了。(但同樣是東方,台北上海航線的服務明顯優於上海德國線,我原本還以為長程航線服務要比較好呢?)

其實理性來看,搭飛機不過短短幾個小時,這些原因好像也不值得多花上五千一萬改搭其他航空,但搭乘的當下感受真是不太好,所以我也不可能去推薦這間航空公司。相對的瑞航雖然貴上不少,我還是會繼續幫他們做口碑~  XD

(例外是假如想去德國旅遊兼跑單幫,搭東方還真的滿划算的。想想46kg都裝滿,真不曉得能裝多少呢!)


Friday, July 05, 2013

Salzburg Revisited 6/21~6/23

這次的歐洲行可說是遺珠之旅,尤以Salzburg為甚。

去年我的G10在慕尼黑皇宮突然罷工(害我旅程中前半段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都沒有相機,幸好還有旅伴,真的很想要的景色可以請她們為我留影),因此我在Salzburg完全無法拍半張照片,這次回去總算是彌補了去年的第一樁遺憾。

去年此時的Salzburg火車總站正在改建,今年雖然還在改建,但大廳與月台的工程已經完成,在陽光照射下,全白而線條俐落的建築設計越發顯得潔淨明亮。

上次來有朋友作伴,這次則是帶老公到處跑,因為老公是第一次造訪,我們還是不能免俗的買了Salzburg Card。今年的Salzburg Card似乎又漲價了,但我們這次沿途遊客最多的城市應該就是Salzburg,通行卡就算漲價,好像也很理直氣壯喔?話說如此,一張35歐的Salzburg Card能用48小時,折合台幣也不過1,400元,可以搭船、搭(好幾種)纜車、逛皇宮逛博物館、暢飲啤酒,還內含所有市區大眾運輸工具的交通費,怎麼算都是直回票價,而且48小時內保證馬不停蹄絕無冷場。

去年由於旅伴跟我都是古典音樂迷,我們當然不會錯過Salzburger Festspielhaus。Salzburg每年兩度音樂節就是在此舉行。參觀音樂廳必須參加導覽(費用當然也包括在Salzburg Card內),解說員至少能夠以德英兩種語言做介紹(我猜義法應該也是他的repertoire)。去年我們遇到的導覽長得還有點像Aaron Eckhart,穿著傳統Dindl解說真是可愛。雖然無緣在此觀賞演出,光是能走到歌劇院後台就有夠激動了。真善美迷也不能錯過這個景點,因為片尾歌唱比賽的場景就是 Festspielhaus 三個音樂廳之中的其中之一。

再來則是Untersbergbahn纜車。貓空纜車一次都沒搭過的我居然搭過兩次Untersbergbahn... 叫我再搭第三次應該也ok。纜車雙程的定價就要21歐,但搭上纜車就能感覺到這項工程的厲害之處。纜車的門票其實常常有特價,像是兒童節、婦女節、家庭日等等,如果住在Salzburg就可以趁特價來玩。搭纜車當然是搭上山。上次我們可以說是鎩羽而歸,因為天氣寒冷又濃霧密佈,完全無法走出觀景棚,但看出去只有白霧濛濛,所以真的是純粹去搭纜車的。這次就幸運多了。雖然一大早看天空不太妙,預報也說有40%的降雨機率(下午更高),我們還是硬著頭皮上去。剛到時也是雲霧鳥繞,但總是可以行動的程度。我們往山裡走了一小段,發現還沒融化的冰帽好不興奮,還看到許多稀奇古怪的小野花。長在山裡的松樹也都因為氣候而變形了。回程途中雲霧逐漸散去,於是我們發現一條路能讓登山者從山下走上來,而且這樣的遊客還不算少,感覺是條很不錯的健行路線,要是還有緣回到Salzburg可以考慮排入行程中。這次從Untersberg有幸眺望整個郊野,也算是彌補了第二樁遺憾吧。

窗外傾盆大雨,現在得回去工作,其他的只好留在下次寫了。照片待補。

Monday, November 19, 2012

甜蜜生活

從德國回到台灣,轉眼間就超過四個月了。時間在德國好像凝結了,但一回台灣就開始不斷快轉,填滿中間消失的九個月。

在德期間,旅行得少,大多都在上課或工作,但這樣的生活也足以回味了。之間最主要的出遊有四次。

第一回:Allerheiligen 2011,距今已經超過一年了。這是首次造訪萊茵河流域,而且是最美麗的深秋。四天三夜,借住弟弟的宿舍。

第二回:Januar 2012,老公趁著過年來德國找我,這次主要的活動範圍在Baden-Württemberg與Alsace。第一次看到冬天的Bodensee。行程為期兩週。

第三回:Ostern 2012,首次巴哈朝聖之旅,終於在萊比錫湯馬斯教堂現場聆聽馬太受難曲。四天三夜。

第四回:6/2~7/12,返台前最後一次旅遊,從巴伐利亞北上到德勒斯登,再橫切到萊茵河流域,回到Aachen,北上漢堡,最後繞了北德一圈做結。

過了四個多月,其實還是沒有完全回到台灣。德國地鐵幾乎都要手動開車門,搭台北捷運時還是有種想去開門的反射行為。上完廁所還是常常會想把衛生紙往馬桶裡丟,可是在台灣這麼做常常會讓馬桶塞住(台灣和德國的沖水馬桶是構造不同嗎?)。
最不習慣的還是買菜和飲食了。從小在台灣長大的人這麼說很奇怪,但我就是沒事不會想吃米飯的人,反而吃馬鈴薯還吃得更開心。另外就是德國的素食比台灣的好吃。台灣很多素菜都要弄得像肉一樣,除了營造肉的外觀,連口感與口味都不讓人忘記葷食。問題是吃素不就是不想吃肉嗎?此外台菜湯水和油炸都太多,每每經過素食餐廳都會飄出某種令人費解的氣味,聞到就已經令我退避三舍。
其實到餐廳吃飯的話,德國的飲食還不錯的,雖然說單調了點,但不像大家印象中那樣惡名昭彰。在普通的餐廳,消費不算高,每個人了不起15歐就會飽到走不動。我們還常常吃到啤酒加餐15歐有找,而且是貨真價實又好吃的德國料理(而且德國餐廳基本上都不用付小費)。在台北,隨便聚餐常常個人消費就會破10歐,可是台北人所得比德國人少那麼多,真不曉得大家怎麼都那麼捨得花?那既然大家都這麼捨得花,怎麼經濟還會這樣?除了價格,想在台北吃道地一點的西餐,15歐想吃到飽還非常非常難找,能吃飽的幾乎都是改良成台式口味的(嗚),那我幹麼不吃台菜就好??

回台灣最開心是住自己家裏,很自在,但一走出家門,就想念起德國了。

Friday, September 14, 2012

慕尼黑的冰淇淋地圖

現在回想起來,慕尼黑半年的生活就好像一場夢。在慕尼黑時,礙於預算限制,我一週只吃一次冰淇淋,而且就是一球一歐。但這樣也吃了好多地方的冰淇淋。其中最另我難忘的,一間是Schwabing的Lorenzo Corno(Corner),而另一間則是在離市中心Marienplatz不遠的慕尼黑猶太博物館旁。

當時每週三都要帶小朋友去上非洲舞,上課地點就在Schwabing的公立中學,小朋友上課,就是我在Schwabing漫遊的時間。Schwabing是個非常有活力的區域。除了有慕尼黑大學,還有許多餐廳、咖啡廳、藝術工作室等等。Lorenzo Corno就是Schwabing眾多冰淇淋店的其中一家。
我首次發現他那天,正好非常想吃冰淇淋。我沿著Hohenzollernstraße,從Leopoldstraße的方向走過來,沿途先經過了一間標榜店家自製的鮮奶冰淇淋,一球只要1歐,於是就馬上買來嚐鮮。沒想到,就在我剛要拿到冰淇淋前,就看到迎面走來幾個人,手上拿著冰淇淋,裝在造型很特殊的餅乾杯裡。之我好奇的順著他們來的方向走,就發現這家Lorenzo Corno。這家店應該要算是Gelato,他們賣很多其他店都找不到的特殊口味,但價格也貴了不少,一球要1.3歐。由於價格的關係,我跟自己說,等離開以前一定來一次。
就在最後一天,我帶著好姊妹們一起過來,果然這間店沒讓我失望,大家都吃得好開心,老闆還跟我們開玩笑。很可惜的是我的相機在這天已經陣亡,完全無法留下關於它紀錄。我已經不記得吃了哪些口味,但那種齒頰留香的感覺仍在回憶中,同時更遺憾自己之前為什麼為了省錢而錯過多吃幾球的機會!如果我還有機會去慕尼黑,一定還會造訪Lorenzo Corno。(附:其他人的推薦~,含照片)

另一間市中心的店現在已經不記得店名了。只記得他在就開在St. Jakobs Platz的小小一隅。還沒買之前,店員已經非常親切的主動問我們要不要試吃,最後我們買了水蜜桃口味,滋味非常滑順天然,令人相當感動,更重要的是他只賣0.9歐。

雖然也算吃過不少冰淇淋,但這兩間是我絕對還想再去的!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Eis in München



Friday, July 20, 2012

環遊德國

這次的行程是在有限的時間與經費下所設計,除了黑森巴登兩州,德國北中南的大小城市都囊括了,而前段的巴伐利亞行程花費將近兩週的時間。由於歐元危機,我希望把歐元現鈔剩越少越好,沒有玩得很節省,也沒有特別仔細的記帳(哈),再加上前半段和兩位友人,後半段和老公同遊,就難算清楚到底旅費是多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假如只有一個人走,車票錢會貴很多。

旅行時間:2012年6月2日~2012年7月12日(41天)

路線:München -- Lindau -- Füssen (mit Neuschwanstein) -- Augsburg -- München -- Salzburg -- Nürnberg (mit Fürth ) -- Bayreuth -- Bamberg -- Würzburg -- Rothenburg o.d. Tauber -- Dresden -- Leipzig -- Erfurt -- Bacharach -- Trier -- Koblenz -- Bonn -- Köln -- Aachn -- Monschau -- Maastricht -- Hamburg -- Celle - Hannover - Goslar -- Wernigerode -- Quedlinburg -- Magdeburg -- Halle -- Berlin -- Wismar -- Schwerin -- Hamburg -- Düsseldorf -- Zürich (35 Städte)

全程41天單人粗估費用(含德國境內交通住宿,不含機票):約1650歐
(p.s. 期間非常感謝Späth Marulanda家慕尼黑兩晚、猩猩弟弟Koblenz兩晚、與熱情馬力歐夫婦Aachen四晚的住宿招待)

市區交通票券整理:
1) 慕尼黑捷運團體日票:10.3歐(3人用,打卡起當日至隔天上午6點有效)
2) Salzburg卡48小時(不只包含交通費,還含許多精彩景點門票、船票、纜車票):每人34歐(冬天只要30歐)
3) Aachen公車短程票:每人1.4歐
4) Halle單人日票:4歐(從打卡起24小時制)
5) Berlin四張套票8.2歐(一套用兩天),柏林短程車票:每人1.4歐
6) 漢堡A+B區團體日票:9.9歐(兩人用,共買兩次),漢堡市區到機場:2.85歐
7) 杜賽市區--機場捷運:2.4歐
8) 蘇黎世捷運日票(市中心+機場兩區):11.5歐

註一:慕尼黑的歌劇票包含表演當日下午3點至隔天早上6點的捷運票;註二:其他城市的市區交通都是靠邦票與快樂週末票cover,邦票我愛你~;註三:我愛走路,在柏林時每天都走超過10km,如果一個人跑我可能還會走更多)

(p.p.s. 這樣走一圈下來,漢堡的Alstersee還是我的最愛,嘿嘿)


Friday, July 13, 2012

我的德國夢

九個月一眨眼的過了。昨天將近半夜我抵達台灣,離開的時間實在太短,很遺憾的說我一點都沒有想念過這裡,更沒有想念台灣小吃、夜市等等那些離鄉遊子最思念的台灣特產。只恨不得可以逃離他們再更久一些。
這九個月來當然不是隨時都很順利,只是我的運氣非常好,不論何處都遇到貴人相助,旅途才能夠這麼圓滿。
我尤其想紀錄一下最後在蘇黎世鬧的笑話。我從Düsseldorf回台灣是搭乘瑞士航空,因為當初選擇了比較便宜的班次,得在蘇黎世和曼谷轉兩次機(台灣真的是亞洲航運邊陲地帶),在蘇黎世的轉機時間還超過六個小時。就在Düsseldorf前往蘇黎世的飛機上,我的鄰居推薦我利用這轉機時間到市中心觀光,他說蘇黎世有條很美麗的河。我雖然半信半疑,但就算不夠美麗,也好過我待在無聊的機場中六個多小時,於是跟航空公司確認過後,我就很開心的前往蘇黎世市區,而這個城市也沒有辜負我的車票錢(機場到市中心短短10分鐘的天票居然超過11歐!),真的是美不勝收,比之前拜訪過的Basel還更迷人太多了。在心情大好中,我決定在這裡買個瑞士名產帶回家孝敬爸爸,看來看去只有瑞士刀和我的錢包最搭,但我購買時居然沒想到刀械無法放在隨身行李登機!等我想到,專賣店已經打烊,我也已經在Limmat河的另一岸,心裡非常緊張,即使身旁許多美景也無法安撫我,只好改變計畫,提早回到機場去找地勤人員確認,我萬般不願意給爸爸的禮物就要這樣被海關給沒收!
抵達機場後我先跑去瑞士刀專賣店,店員一看就告訴我刀子體積過大,但他叫我還是再詢問地勤人員。果然地勤人員也是看了刀子就跟我說帶不上飛機,還拿他的大拇指比給我看,告訴我刀子的尺寸不能大於拇指,所以一定得托運。當時我只是在蘇黎世轉機,行李全都在杜賽托運,經濟倉又只能托運一件行李,我猜我的焦慮肯定完全暴露在臉上。
我告訴地勤人員這把刀是過境轉機時才購買的禮物。不曉得是不是因為禮物是瑞士刀的關係,我覺得地勤們都很幫我。服務人員帶我去托運櫃台,主動跟我說我可以將刀子放在我的背包托運,即便我已經用掉了一件托運行李,他們也可以再幫我托運,而且也沒有收取額外費用。當我抵達台灣時,我在兩地分別托運的兩件行李也整整齊齊地同時出現在輸送帶上。直到現在都還覺得很感激他們。
其實搭乘瑞航真的滿不錯的。在飛機上所有的伙食都是瑞士產品,好比優格、冰淇淋(Mövenpick!!)、奶油、果醬等等,絕對不會看到什麼產地不明,或亂七八糟讓人不敢吃的東西,空服人員服務不錯,我從杜賽到蘇黎世的機位也意外的寬敞。相對從曼谷回台灣搭乘的華航班機,他的小麵包是「硬的」。那塊麵包的底部除了看起來不是石頭,咬起來跟石頭一模一樣;附餐的點心看起來也看起來讓人不放心,那是一塊下方有一層米的椰糕,其他機上食物也多沒有標示產地,也或許是寫著泰文,就算寫了我也看不懂。習慣德語系國家那種什麼都條理分明的社會可能比較容易有不安全感吧?我很想念在德國那種放心購物的時光,不用擔心吃到的食物是哪裡來的假貨(當然去亞超買可能還是會中標),或是吃到有害人體的添加物。
牢騷發完了,除了感謝,還有非常多的想念,我回台灣都不知道該吃什麼好,今天到現在只有喝牛奶和吃Ritter,廚房還沒整理好也不能料理。還是先繼續整理房子,等老公回來再看看要吃啥吧。

Tuesday, May 15, 2012

符萊堡兩日行程

符萊堡是黑森林的入口,很多人應該是為了黑森林而經過這裡的。由於前一篇大多是記錄旅館和符萊堡帶給我的感覺,就想再寫一篇記錄一下當時我們的行程。
Freiburg其實是個非常袖珍的市鎮,說得上來的「景點」也不算多,卻讓我們過了充實的兩天。對於習慣趕行程的人,這個地方可能半天就解決,只是這樣就太可惜了。Freiburg最迷人之處,不是他有多少古蹟名勝或優美景色,而是感受穿梭於蜿蜒巷弄間的生活情趣。

Freiburg市中心(老城區)的主要道路是Kaiser-Joseph-Straße與Bertoldstraße,兩條路成T字行交錯。從Kaiser-Joseph-Straße往東行,也就是主教堂這一帶,就進入錯綜複雜的巷弄胡同區。這裡和其他歐洲古城一樣過去都有城牆,不過今天只剩下城門。我們兩天在這裡晃來晃去,總是會晃到意料之外的出口,但我覺得還是沒把所有小徑踏遍。Freiburg這邊動輒都是超過五百年以上的老房子,但房子的屋況看起來都非常好。這裡最特別的應該是人行道。人行道地上都有小石子舖成的裝飾,而裝飾圖案都與建築物互相呼應。Freiburg 有一間號稱德國最老的旅館「紅熊旅館」,旅館門前的人行道就是一隻熊。我很想每一幅圖案都拍攝下來,只是時間有限,只能把眼睛當相機,將景色留在心裡。

Freiburg的老城區還有另一個特色:Bächle(小水道),是過去的供水系統。中世紀的居民利用Bächle 從城外的河川 Dreisam 引入城中,水道的供水也作為消防滅火之用。這些水道雖然小,但還是有一定的寬度,上方幾乎都沒有蓋子,因此走路的時候稍不小心還真可能會誤踩,幸好水道淺,踩進去也不致於出事。網路上看到的水道都有潺潺流水,但我們拜訪時都是乾涸的,可能跟季節有關吧?此外,關於水道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傳說不小心踩進Bächle的人就會跟符萊堡人結婚。我還真的有不小心踩進去,可惜我已經結婚,沒辦法嫁到符萊堡了.....   (哈)

(下接行程記錄)

 


Wednesday, May 09, 2012

符萊堡 -- 最接近亞爾薩斯的美好

今年二月的那趟旅程,符萊堡是最令我懷念的城鎮。也許是由於他與亞爾薩斯比鄰的關係,亦或是我們在此處的兩個晚上心情特別放鬆愉快,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我們留宿兩晚的公寓式民宿
其實當初在找Freiburg的住宿還費了一番功夫,因為我的預算壓在一個人30歐之內。(我們在法蘭克福住的民宿Frankfurt Hostel可說是物廉價美,兩個人的雙人套房含早餐,才48歐一晚,讓我不禁以為小鎮Freiburg也這麼經濟實惠。)沒想到這個地方不太有這種Hostel,大家很推薦的黑森林民宿又距離車站太遠,對於我們兩個拖著行李又可能要冒風雪行進的人不太適合。就這樣尋尋覓覓,就被緣份帶到這間位於Fischerau的公寓式民宿。Fischerau就位於Freiburg的老城區,既然地名中有Fischer,顧名思義就是過去是漁夫活動的區域,因為有條小溪Gewerbebach流過。公寓就面對著河畔,經過窄窄的門走上樓梯,就有柳暗花明的感覺。公寓沒有Reception,也沒有管理人。只需要抵達前事先預約好碰面的時間。帶我們進房間的是個年輕人,很像大學生,感覺非常隨性,只跟我們收了旅館住宿費(要付現),然後問我有沒有什麼問題,只是馬上他就自己接著說:「我想應該是沒問題的,有問題再打電話給我就好。走的時候只要把鑰匙放在櫃子上,別投到信箱裡,不然我很難拿出來。」中間除了電話,大學生弟弟也沒有要我們留下何身分資料、聯絡方式。不曉得這算常態嗎?這種信任讓我非常訝異(可以稱之為信任嗎?)。
公寓的房間裡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廚房(兩爐,無烤箱)、冰箱(冷藏冷凍)、Sensio咖啡機加上四包咖啡包、非常齊全的廚具餐具(甚至還有調味料)、紅酒杯啤酒杯咖啡杯、溫馨的兩人餐桌、放著巧克力的枕頭(軟床好舒服!)、衣櫃、衛浴(乾濕分離),我剛進這個房間就迫不及待的想開始拍照。這樣的房間非常有家的感覺,特別能緩和在外旅行的疲勞,對我來說比什麼四星五星的旅館更令人懷念。在那樣的商務旅館,我只是一個過客,旅館的房間不會因為我在新加坡還是馬尼拉或是洛杉磯而有所不同,工作人員或許雖然親切,但並不親近。反而是這樣的小旅店讓我感覺自己和這個地方有了某種連結,這個不太像旅館管理人的弟弟讓我首次體驗到Freiburg的舒暢。
原先在Aachen時,我曾希望下一個在德國的落腳地是Freiburg,完全只衝著過去德文課本上短短幾十個字的敘述,還有所謂「德國最長日照城市」的號召。可惜後來意外拿到慕尼黑的工作,讓我只好告訴自己,Freiburg是個小地方,未必如想像中適合短居。但待過慕尼黑,又拜訪過Freiburg後,讓我知道根本不是這樣。我就是喜歡像Aachen或Freiburg這樣的小城鎮。可能住的地方距離鬧區半個小時腳程,但是大小事宜可以一次辦妥,不用趕車,不用算時間表,可以很自在的移動。我仍然不太喜歡這麼大一個慕尼黑居然每次要幹正經事就是得跑去Marienplatz周邊,要不然就是Münchener Freiheit,其他地方就是商辦住宅公園。(只是這麼多公園的都市還是很棒的!)此外,由於Freiburg也是個大學城,城中心的書店幾步就有一間,濃濃的書卷氣也讓這個地方顯得特別可愛。我們在這裡也不免俗的要潛入大學建築中緬懷一下當學生的滋味。在Freiburg,似乎也沒什麼行色匆匆的人。這邊沒有寬闊的大道,也不像慕尼黑、海德堡那樣的充滿觀光客,在這個精緻的老城區散步,特別有寧靜安詳的感覺,讓我真的好想就在這住上個把月。
住在這裡,如果騎單車或開車,要前往法國的亞爾薩斯簡直易如反掌。當然不如北邊一點點的Kehl和Strassbourg來得容易(走路大概一個小時吧),但Freiburg可說是與Colmar的距離最近的德國城市了(只有50分鐘左右的車程)。可惜聽說這裡的人不愛在萊茵河上蓋鐵道,所以從Colmar要搭火車過來Freiburg,就得千里迢迢的往北繞過Strassbourg-Kehl。
Freiburg唯一小小的遺憾就是沒看到法文。之前從課本上聽說這裡充斥著德法雙語的路標,走在街上就常常遇到說法語的人,只是實際上似乎有點落差。不清楚有多少說法語的人口,但倒真的完全沒有法文的標示。即便如此,我還是好喜歡這個小地方。今年九月表妹即將要過來做研究,真是太羨慕她了。
What should I do so that I can stay here as long as I want?


溫馨乾淨的民宿,就跟網站照片上一模一樣,只有更好!
  
                                         
                                              從房間窗戶望出去的景色
白雪皚皚的Schloßbergturm,位於Freiburg城外 
Fischerau巷口 
大教堂外面的廣場就是市集,賣著傳說中最好吃的Cheese Cake

心滿意足的一餐
最愛這裡的人行步道


Sunday, April 22, 2012

Durchs Land Reise

從Sachsen邦回來以後,就開始如火如荼的準備本年度最後一次的旅行。
這趟旅程雖然說不上有許多波折,卻也延宕許久。我是個非常依賴事前計畫的人。以往所有的旅行,我最遲都會在三個月前就全部規劃好,並把車票飯店都預訂完成。這次因為小熊訪德的行程遲遲無法決定,原先很想在三月底全部完成的形成計畫,就這樣拖到昨天才算全部底定。整段旅程也從原先的23天增加到39夜40天。隨著旅程結束,我在德國的時光也即將告一段落。這次離開之後,不曉得還要多久才能再踏上這塊土地呢?
上次二月行程的重點是Alsace和Baden-Württemberg。這次則把個人偏好與觀眾要求結合,排出周遊德國的行程:從Bayern開始,由南往北(大致上cover了Salzburg、羅曼蒂克大道和Franken的主要城市),繞經Dresden,再轉往萊茵河流域(好不順的轉彎,從易北河橫跨德國到萊茵河!這實在是非常之不得已),順著萊茵河北上回到Aachen短暫停留。和我親愛的Aachen說聲掰掰後,就前往Harz山區,從西部移動到東部,路過韓德爾的故鄉Halle,再北上柏林,最後以漢堡作結。全程39夜40天,會在19個不同的旅館(或親友處)留宿,預計瀏覽25+個城鎮。
目前最迫不及待想去的景點是中部的Harz山區。其實我是因為歌德的浮士德才注意到這個地區。她曾因為礦業而繁榮一時,也保留了好多中世紀時期的建築,正是我最愛的小鎮風光。我特別從圖書館借了一本介紹Harz山的旅遊指南,裡面對於山區的景點有詳盡的介紹,她推薦的餐廳與旅館也是以當地特色為主,還附有非常詳細的地圖。
我的Lonely Planet和這本書相較,旅館和餐廳重疊性非常小,似乎也比較針對英美背包客的需求所挑選。就以Wernigerode來說,德國書上所介紹的餐廳或咖啡廳都相當具有當地或德國特色。但Lonely Planet所選的7間餐廳,基本上就有三間是Bar。不過Lonely Planet介紹的食宿針對的客層比較廣,除了背包客,他還是有介紹一些高消費的餐廳與飯店,不怕找不到地方花錢當大爺。
整體上我當然是愛德國這本多囉,除了店家推薦,景點和遊覽路線的介紹都看了讓人心嚮神往。不過我這本寂寞星球是整個德國的指南,能夠專文介紹的篇幅當然也就有限了!

什麼書目格式就不想拘泥了。

書名:Harz
出版社:Dumont Reiseverlag, Ostfildern
出版年:2010
ISBN:978-3-7701-7298-6
貴森森定價要15歐喔

Monday, February 20, 2012

Bachreise

從巴登州回來之後就開始忙著照顧小朋友, 但是另一個假期也來得快了點. 這禮拜德國的小朋友又放假了, 所以兩個小朋友被送去爺爺奶奶家玩耍, 整整一周之後才回來 (呦呼!). 三月似乎都沒假放,就沒那麼好命了(嗚).
今天開始研究四月巴哈行的路線. 因為旅途所費不貲, 時間又寶貴, 每次上路我就覺得自己變得精力充沛萬分,就像變成超人一樣.
四月初的巴哈行從萊比錫的馬太受難曲開始. 很可惜我只能聽馬太受難曲, B小調彌撒我也好想要阿... (貪心!!). 四月五日抵達萊比錫後, 當天晚上就直奔教堂聽馬太. 對我來說, 這場音樂會不只是音樂會, 而是年當時巴哈奉獻了27年歲月的的Thomaskirche, 也是當年馬太首演的地方. 離開歐洲, 就很難有機會可以在教堂聽到馬太的演出, 更不用說台灣直到今年(2012年)才首次演出馬太. 今天仔細研究地圖後, 發現我住的青年旅館(Hostel Central Globetrotter)就在火車站的對面, 相當方便, 讓我非常放心!
四月六日計劃在萊比錫市區漫遊, 一定要拜訪的就是巴哈博物館 (6歐, 10:00~18:00),及周遭的舊城區,追循往日巴哈的足跡. 此外,也要去Gewandhaus和Oper Leipzig (可以排晚上) 看看. 如果還有時間, 才能考慮其他景點. 萊比錫是德東的出版業重鎮, 除了法蘭克福外, 德國另一個最重要的書展就是在萊比錫了. 萊比錫這裡也有似乎是德國最大的國家圖書館Deutsche Bücherei. 建築相當有特色, 如果有空也想過去看看. 萊比錫大學的音樂博物館似乎也很有趣 (5歐, 10:00~18:00), 再加上秘密警察博物館 (這個不用錢, 倒是可以繞過去瞧瞧),只是時間肯定不夠呀.
巴哈的相關景點在萊比錫遊客中心網頁有詳細介紹. 不過有些景點的位置不是寫得很詳細, 還得另外查資料!
四月七日則想要一大清早就出發. 既然住在車站對面, 就算凌晨五點搭車應該都沒問題吧?? 如果五點出發, 八點以前可以到達Eisenach, 拜訪巴哈的誕生地, Martin Luther當年也是在此(Wartburg) 將聖經翻譯成德文版的.不曉得是否因為UNESCO的關係, Wartburg的門票居然要9歐! 是否參觀還要考慮一下. Eisenach之後則是前往 Weimar, Weimar是個非常妙的地方,充滿太多歷史文化遺產, 巴哈,馬丁路德, 歌德與席勒, 威瑪共和,Bauhaus....... 不過,當初因為種種原因, 最後沒有留宿Weimar, 而會在晚上轉往Jena (不過兩地搭車只要短短20分鐘). 隔天四月八日早上先在Jena晃晃, 過中午再從Jena南下, 回到慕尼黑, 結束四天三夜的行程.

Wednesday, February 08, 2012

德法行

我們第二次的歐洲之旅是南德與法國的Alsace, 共三國八個城市: Frankfurt - Heidelberg - Strassbourg (FR) - Colmar (FR) - Freiburg - Basel (SW) - Konstanz - Stuttgart - Frankfurt
讓我意外的是原先不看好的Stuttgart居然充滿許多令人驚艷的現代建築, 而南韓的建築師Eun Young Yi所設計的市立圖書館 (Stadtbibliothek am Mailänder Platz), 更是沒有辜負我的期待, 即使去過現場, 回過頭看照片仍美得如夢境般不真實. 當然圖書館內也有許多像我們這樣慕名而來的觀光客. 此外, 可能是兩個人同行吧? 法蘭克福也比原先想像的更有趣.
這幾個城市最令我喜愛的是原先很想居住的城市Freiburg. Freiburg是個讓人能夠感到平靜的城市, 小巧而精緻. 原先最期待的海德堡雖然就像想像中的美麗, 但Freiburg卻讓我覺得更有靈氣, 也更有人情味. 我在Freiburg找到的日租式公寓也相當不錯...果然我原先的直覺相當正確. 關於這次的住宿之後也要再記錄.
這次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遇到了大冷氣團, 號稱歐洲25年以來最冷的天氣, 根據新聞報導, 已經有超過三百人因為低溫喪生. 幸好我們的行程不包括慕尼黑, 否則這裡零下20度的天氣根本是寸步難行, 但我們仍然很瘋狂的在可能是零下十度的風雪中, 從Konstanz-Wollmatingen‎步行到Reichenau Island. 為了一睹千年歷史的老教堂與Bodensee.

年輕就這麼一次, 就是要這樣用的.

Saturday, January 21, 2012

蜜月 - 亞維農 / Avignon - 6/3~6/4

  Hotel: Boquier (Double: 70 euro/night) 很溫馨的旅館, 每間房間的主題都不同. 因為當天旅館客滿, 我訂房的時候只剩三人房,但老闆還是算我雙人房的價錢! 旅館裡有廚房和法式鄉村風的餐廳區, 冰箱, 微波爐, 杯盤刀叉等餐具甚至茶包都可以取用. 但是旅館主人不讓房客在房間裡用餐.
  Transportation: 兩條腿+巴士到Avignon TGV Station (兩條腿真的到不了)
  6/3 教皇宮 | 斷橋 | 隆河夜景 | 市區漫遊
  6/4 教皇宮後山的公園 (地勢高, 可以遠眺隆河和Avignon)
        (Rue de la Republique上的麵包店La Mie Caline有非常好吃的波菜羊乳酪鹹派!!!!)
        (南法的雅漾比巴黎便宜, 以我買的保濕面膜為例,大概差2歐左右, 所以想採買可以在南法行動)


旅行的感覺很微妙, 也許就像辦活動, 準備祭典的感覺吧. 行前總是非常令人興奮期待. 旅程剛開始的頭幾天似乎還有很多時間. 雖然每一天都是24小時, 但隨著旅程的進行, 24小時也感覺起來越來越短, 越來越短.
亞維農是我們旅程的中間點, 他也是介於小鎮與城市中的轉折點. 前兩天落腳的城市都是小地方, 卡卡頌和亞爾的人口都只有五萬人上下. 雖然尼姆的規模來得比亞維農還大, 但有可能是因為亞維農的觀光業非常成功, 比較起來熱鬧許多. 喜歡熱鬧的老公到了亞維農看起來也比較開心.

蜜月 - 尼姆 & 亞爾 / Nimes & Arles 6/2~6/3

  Hotel: Hotel Saint Trophime (Double; 69 euro/night) 旅館內部設計的非常美, 房間內家具與色調相當有整體感, 住起來很舒服, 老闆又是雅痞法國中年帥哥, 還送我們紀念品. 大推
  Transportation: 兩條腿. Arles很精緻很美.
  6/2 Nimes: 正好碰到6/1晚上有鬥牛活動, 尼姆競技場關門...殘念
  6/2 Arles: 隆河畔 | 梵谷療養院 | 梵谷咖啡廳(拍照 only) | 吃到好撐的晚餐 (就在咖啡廳的隔壁兩間)
  6/3 早上在Arles 亂晃, 中午搭火車離開


這天應該是旅途中比較不順的一天吧. 我們搭一大清早的火車離開卡卡頌, 途經尼姆再到亞爾. 從卡卡頌到尼姆的車票是很早就先在SNCF網站上購票. 但SNCF的取票機制非常"多元化". 有些車票只能郵寄, 有些可以自行上網列印, 有些只能在現場售票機取票. 我們三種都經歷過. 卡卡頌到尼姆這段正好需要在售票機取票.

Sunday, January 15, 2012

蜜月 x 2

因為我一個人跑來德國working holiday, 老公就和我約好一月底來德國,進行為期兩周的拜訪, 也因此是為兩人的第二次蜜月旅行啦. 老公的飛機於1/24的清晨六點降落法蘭克福 (Frankfurt), 所以我1/23晚上就必須提前抵達. 由於老公降落在法蘭克福, 這次我就把行程安排在德國的巴登州,法國亞爾薩斯,以及瑞士的巴塞爾. 此外, 由於上班族終日忙碌, 難得度假我不敢把行程排太緊, 再加上歐洲的冬天日照短,有些城市可能一般只需要一天行程,但我還是排了兩晚. 最後在法蘭克福的兩天, 就看老公想要在當地閒晃, 或持Hesse邦票拜訪其他城市. 我個人對於Kassel與Fulda都滿有興趣的...
雖然太多人推薦巴登州的巴登巴登 (Baden-Baden), 其他城市對我的呼喚卻大過很多. 大家想到巴登巴登都是泡溫泉, 但對我來說, 巴登巴登的意義卻是音樂活動相當豐富的ㄧ個小鎮. 很多大咖都會去巴登巴登表演, 那裏的音樂節也很有名. 大概是演奏家們也趁巡迴偷閒去泡溫泉吧!

1/24  抵達 - 法蘭克福
1/25  海德堡 (Heidelberg)
1/26  海德堡
1/27  史特拉斯堡 (Strassbourg)
1/28  史特拉斯堡
1/29  科瑪 (Colmar) (宿史特拉斯堡)
1/30  符來堡 (Freiburg)
1/31  符來堡
2/1    巴塞爾 (Basel) --康士坦茲 (Konstanz) (巴登邦票)
2/2    康士坦茲
2/3    司徒加特 (Stuttgart)
2/4    司徒加特--法蘭克福
2/5    法蘭克福 (可能會再次拜訪柯布倫茲 (Koblenz))
2/6    法蘭克福
2/7    搭機返台


Saturday, January 14, 2012

蜜月 - 卡卡頌 / Carcassonne 6/1~6/2

   Hotel: Hotel Astoria (Double; 58 euro/night) 便宜又乾淨, 床很舒服, 還有提供吹風機. 離火車站腳程五分鐘內.
   Transportation: 兩條腿 (也可以搭小接駁車過橋進入老城)
   ** Narbonne: 轉車經過. 推薦車站麵包店的"Croque"(爆漿cheese麵包) 一定要加熱. 因為這個Croque, 我們之後在法國又吃了好幾次, 還是覺得這家最好吃.


卡卡頌完全是個美麗的偶然. 喜歡玩Board Game的人對卡卡頌一定不陌生, 但卡卡頌其實是個真的存在的城市, 就在南法與西南法的交界. 我是在網路上無意間看到她, 就決定非得拜訪她不可. (卡卡頌另譯"卡爾卡松", 不過法文念起來名名比較像"卡卡頌".卡爾卡松感覺實在不對.中文譯名亂七八糟的現象大概不會有什麼進展吧! 連官方文件的譯名都亂成一團, 更不用說這種外來文字.)
由於從西班牙到卡卡頌, 接著再去南法, 其實並不是挺順路, 我還一度考慮想把行程從南法改到西南法的土魯斯一帶, 不過南法小城因為曾經有過梵谷的足跡,對我意義特別不同, 最後還是決定把行程放在南法.
卡卡頌城堡坐落於丘陵上, 從羅馬時代就被認為是個很重要的戰略據點, 掌握了伊比利半島進入法國的隘口, 長期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也因此歷代領主都不斷加強卡卡頌城垛的防禦工事. 一直到17世紀中期, Roussillon為法國最南端的省份,卡卡頌的戰略地位才逐漸被忽略. 曾經卡卡頌幾乎成為廢墟, 甚至曾經被官方下令摧毀, 幸好當時已經有人感受到她的歷史價值而倖免於難. 今天看到的卡卡頌是19世紀中葉開始整建而成的, 她也是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今天的卡卡頌古城離車站有一段距離, 得先穿過整個山腳下的新城區,再跨越奧德河(Aude River).雖然可以搭接駁車上山, 但閒散的在新城區內漫步也是很大的享受. 在奧德河的橋上還可以遠望卡卡頌古城美麗的天際線.
在卡卡頌很棒是進入古城不需要門票. 唯一需要付費參觀的是宮殿的部分,但宮殿只佔古城區的非常小部分. 雖然參觀宮殿也很值得推薦, 不收費的老城區就已經美得目不暇給. 光是要通過老城牆的那種感覺, 就令人激動不已了. 此外, 整個卡卡頌老城裡面的公廁都是不收費的(驚).
老城內除了商店街, 還有旅館. 但位置離車站太遠,對於沒有開車的自助背包客會很不方便.不過我們的朋友也在蜜月拜訪過這裡, 只不過他們是跟旅行團. 旅行團就安排他們住在老城裡的旅館. 不過他們對卡卡頌的印象從頭到尾只有這個老城,其實有點可惜.
除了老城, 卡卡頌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歷史遺跡, Canal du Midi. 這條運河是過去通聯大西洋與.地中海區域的重要交通幹道, 就位於火車站正門口. 只要順著Canal du Midi走就可以到達土魯斯(Toulouse). Canal du Midi在陸路運輸興起後逐漸沒落. 幸運的是, 這條運河並沒有被淒涼的遺忘. 如今的運河和卡卡頌仍然關係密切. 許多人到此感懷運河過去的輝煌歲月, 也為卡卡頌帶來可觀的收入. 可惜我們只在卡卡頌待一晚, 無法搭船遊河體驗古人的足跡. 這條運河其實也名列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 卡卡頌這樣一個僅僅五萬人的小城市, 居然就涵蓋了兩個世界遺產, 足以見她在歷史上的重要性.
卡卡頌平和寧靜的氣氛讓人身心舒暢, 走在羊腸小徑中, 連空氣聞起來都不一樣了! 可能由於這個地方主要的收入來自觀光, 這裡的人都讓我們覺得很和善, 從路人, 店員, 到旅館都是. 不過這邊大家晚餐吃得晚, 最早也要晚上七點才找得到餐廳. 想更早一點吃飯, 除了跑超市, 就是麥當勞囉.




Friday, January 13, 2012

蜜月 - 巴塞隆納 5/29~6/1

Hotel: Hotel Paseo de Gracia (Double; 70 euro/night) 設備很簡單, 房間乾淨, 有點貴, 但位於Eixample區, 聽說是Barcelona比較安全的區域, 落點好, 就在Casa Mila後方. 我們的房間陽台正好就對著Casa Mila的屋頂)
Transportation: T10 Transport Ticket (好用)


Day 1: Park Guell | Strolling down Passeig de Gracia | Magic Fountain of Montjuïc
Day 2: La Catedral de la Santa Creu i Santa Eulàlia | Sagrada Familia | Torre Agbar | Dinner w/ Jaume
Day 3: Olympic Park | Barcelona Harbour | Maremagnu | La Rambla |  Museu d'Història de la Ciutat


巴塞隆納是我們旅程的第一站. 從機場出來以經下午兩點, 機場捷運意外的簡樸, 雖然班次不是非常頻繁, 接駁便利性還是很不錯, 而且離市中心距離也不遠. 由於巴塞隆納的治安令人十分部放心, 找旅館花了我滿多時間. 還聽說過很多人因為住到莫名其妙的旅社, 把遊興都壞了. 最後選出來的旅館Hotel Paseo de Gracia, 是參考這個部落格的建議 . 雖然很多景點都為在老城區, 我還是寧願選擇有點距離,但相對安全的地方. 我們旅館的位置連在地的巴塞隆納朋友都說好! 此外, 能夠從陽台上看到Casa Mila已經在幸福也不過了. 此外, 巴塞隆納算是大城市, 跑景點還是得搭大眾運輸系統, 所已未必要住在人潮多治安比較差的老城區. Hotel Paseo de Gracia就在地鐵站Diagonal的出口, 交通非常便利. 旅館所在的Passeig de Gracia也是巴塞隆納的名店街, 散步起來分外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