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9, 2012

甜蜜生活

從德國回到台灣,轉眼間就超過四個月了。時間在德國好像凝結了,但一回台灣就開始不斷快轉,填滿中間消失的九個月。

在德期間,旅行得少,大多都在上課或工作,但這樣的生活也足以回味了。之間最主要的出遊有四次。

第一回:Allerheiligen 2011,距今已經超過一年了。這是首次造訪萊茵河流域,而且是最美麗的深秋。四天三夜,借住弟弟的宿舍。

第二回:Januar 2012,老公趁著過年來德國找我,這次主要的活動範圍在Baden-Württemberg與Alsace。第一次看到冬天的Bodensee。行程為期兩週。

第三回:Ostern 2012,首次巴哈朝聖之旅,終於在萊比錫湯馬斯教堂現場聆聽馬太受難曲。四天三夜。

第四回:6/2~7/12,返台前最後一次旅遊,從巴伐利亞北上到德勒斯登,再橫切到萊茵河流域,回到Aachen,北上漢堡,最後繞了北德一圈做結。

過了四個多月,其實還是沒有完全回到台灣。德國地鐵幾乎都要手動開車門,搭台北捷運時還是有種想去開門的反射行為。上完廁所還是常常會想把衛生紙往馬桶裡丟,可是在台灣這麼做常常會讓馬桶塞住(台灣和德國的沖水馬桶是構造不同嗎?)。
最不習慣的還是買菜和飲食了。從小在台灣長大的人這麼說很奇怪,但我就是沒事不會想吃米飯的人,反而吃馬鈴薯還吃得更開心。另外就是德國的素食比台灣的好吃。台灣很多素菜都要弄得像肉一樣,除了營造肉的外觀,連口感與口味都不讓人忘記葷食。問題是吃素不就是不想吃肉嗎?此外台菜湯水和油炸都太多,每每經過素食餐廳都會飄出某種令人費解的氣味,聞到就已經令我退避三舍。
其實到餐廳吃飯的話,德國的飲食還不錯的,雖然說單調了點,但不像大家印象中那樣惡名昭彰。在普通的餐廳,消費不算高,每個人了不起15歐就會飽到走不動。我們還常常吃到啤酒加餐15歐有找,而且是貨真價實又好吃的德國料理(而且德國餐廳基本上都不用付小費)。在台北,隨便聚餐常常個人消費就會破10歐,可是台北人所得比德國人少那麼多,真不曉得大家怎麼都那麼捨得花?那既然大家都這麼捨得花,怎麼經濟還會這樣?除了價格,想在台北吃道地一點的西餐,15歐想吃到飽還非常非常難找,能吃飽的幾乎都是改良成台式口味的(嗚),那我幹麼不吃台菜就好??

回台灣最開心是住自己家裏,很自在,但一走出家門,就想念起德國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