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2, 2013

德國打工度假的收穫

從德國回來,最常被問到的當然就是在那邊有什麼收穫。我往往不曉得應該怎麼回答比較好,因為帶給我最多感觸的,常常離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太遙遠,我想有興趣聽的人也沒多少吧。

比較小我,但又很重要的收穫就是圓了巴哈之行。從彈創意曲開始成為巴哈的樂迷後,前往巴哈的出生地朝聖就一直是我的夢想。雖然當時的行程匆促,經費有限,我還是總算造訪了巴哈的出生地艾森納赫,Eisenach,他短暫停留過的威瑪,Weimar,最後當然是他度過大半輩子的萊比錫,Leipizig。雖然沒有親臨巴哈音樂節(正好去年的節目沒有太閃),復活節在湯馬斯教堂聽馬太的傳統,我還是有幸躬逢其盛。這個回憶光是想到就覺得甜在心頭。

另外一個感想是比較社會面的,簡單來說,就是德國的城鄉與貧富差距相對的比較小。德國很早就是個社會主義國家,不管這一百多年之間德國發生過什麼事件,這個事實都不會改變。每個德國小孩子都可以得到政府零用金(印象中不排富),目前每人每個月160歐左右。這筆錢當然是給父母的,但會一直給到子女大學畢業或就業為止。(我忘了問,那種大學念很久都不畢業的還能不能領?)除了零用金,德國政府也有租屋補貼,如果國民在繳房租上有經濟困難也能跟政府求救(這是我實際看到的)。

德國城鄉差距的小真的另我印象深刻。我走過德國幾十個大小城市,最大的是三百萬人的柏林,最小的可能是只有兩千人的Bacharach。首先就是人口集中程度不像台灣這麼高。德國有八千萬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其實只有四個:柏林(3.5m)、漢堡(1.8m)、慕尼黑(1.4m)、科隆(1m)。就連科隆也是這兩年才破百。第五名的法蘭克福人口就連七十萬人都不到。再來是生活的便利性,物資取得的便捷度,甚至交通便利性,都不會因為城市的大或小而有所差異。我待過一百多萬人的慕尼黑和二十幾萬人的Aachen(其實這個規模在德國已經算很大的城市),其實住起來都很舒服,慕尼黑該有的店Aachen也沒有少,甚至到了四五萬人的Goslar也一樣。在大眾運輸上,Aachen雖然沒有地鐵,但公車網很健全,不管去哪都四通八達。以另一個城市Jena來說,人口比Aachen更少。儘管Jena只有十萬人,但路上還是有電車在跑。反觀台灣,大眾運輸系統出了台北都會區就沒什麼作用,連七八十萬人的(舊)台南市公車都經營到收掉。台灣唯一比德國厲害的大概只有城市間的長途客運系統(德國幾乎沒有長途客運業,就算有錢也找不到,可能是因為火車運輸網太方便了)。

可能因為這些因素,讓我對前我陣子看過的一篇報導念念不忘(可惜已經找不到時寄出處了)。報導是關於CEO與基層員工的薪酬差距。德國與日本落在差距最小的那一端,差距最大的國家則很不意外的就是美國。現在回想起來,或許這是因為相對於德國和日本,美國許多公司都有超級龐大的規模,獲利又很高,或許也就不能太指責人家CEO當肥貓。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也能夠從這個數據中去推論,德國社會不只是城鄉差距小,貧富差距其實也不會太大的。

綜合這些經驗,讓我感覺到這種財富分配的均衡對社會整體素質真的很重要。不要說台灣的城鄉或貧富差距,印度就是個極端的例子。有錢人住的豪宅極盡奢華,可是豪宅的城牆外就有整排的乞丐,在牆簷下乘涼撒尿。台灣可能好一點,但我們同樣可以在天龍國的首善之區信義區看到天壤之別;而每次離開台北,那種突兀的城鄉差距感就越強烈。十幾年前,我可能是在山西太原看到一個印象非常深刻的畫面。街道上矗立著一排兩三樓高,美侖美奐的樓房;但當我走到這排樓房的轉角,兀然發現這整棟樓只有立面那一側煥然一新,其他部份只能用殘破不堪來形容。不曉得為什麼,我覺得現在在台灣越來越常看到類似的景象了。

雖然我找不到那篇關於CEO薪資的報導,我還是在wiki百科上看到下面這張圖,這張圖是吉尼係數,越紫的國家貧富差距越小。德國就是歐洲大陸上那個最大片的紫色。最近德國國內有聲音反彈貧富差距變大,要跟富人加稅,不過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在德國,所謂的貧窮不是沒錢吃飯沒地方住(當然還是有這種人)。對他們來說,只要是沒錢去渡假,小孩沒有自己的房間,沒有腳踏車,這樣子就能算是貧窮了。或許他們這樣的社會就是最接近孫文先生所謂的「均富」理想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