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07, 2014

人情味

現在想發的這個牢騷對一般台灣人據實以告,應該會引起公憤吧。

在我看來,所謂的台灣人情味,只是佔了小便宜的快感,而且動機往往並不單純。

旅客來台灣掉了東西,會有人拾金不昧,這的確是種人情味,但台灣絕非特例,因為像我這種平凡不起眼到極點的人,在國外掉了東西都能失而復得。

台灣人對東南亞外勞出名的不友善,很多人根本不把這些異鄉過客當人看,真不曉得他們是否會覺得此地「富有人情味」?反觀金髮碧眼的歪果仁,肯定會覺得台灣有人情味到不行。同樣是成群結隊,我們會下意識想避開看起來像外勞的歪果仁,但長相若是金髮碧眼就能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這算什麼人情味呢?

一年說不上一兩句話,甚至一輩子看不到幾次,生分到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親戚,見了面可以劈頭就問人家薪水、年終,猛摧別人生孩子(干你屁事啊?),但逢年過節不要說探望親生父母,連通個電話都做不到,平時就更別提了,沒住院就好像不存在,巴不得丟到養老院就能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算是很有人情味嗎?這種人台灣太多了。他們充其量就是熱心過頭,愛管閒事,裝模作樣罷了。在我看來,這種人才代表台灣的真面目,人情味都只是虛偽的表象。

真有人情味,對待遠渡重洋來討生活的人,就不該比家裏的寵物犬還不如;真有人情味,市面上就不會充斥著掛羊頭賣狗肉的商家,捧著大把鈔票也未必能買到好貨;真有人情味,就不該想著別人小孩死不完,我不當最後一隻白老鼠就好,不會只想炒地皮,房價任它漲,也不會人人做直銷(台灣直銷商比例高得驚人,幾乎每五人就有一位直銷商),剝削身邊的人脈;真有人情味,就不會出現大埔案,也不會有冬天拿水柱驅趕遊民的新聞……。

雖然表達的還不是很完整,但總而言之,這種人情味我並不需要,也不想要。

這個地方實在讓我抱怨連連,不過,至少目前還有那麼一點藍天,那麼一點自由自在,能任我發發牢騷,吐吐苦水,而且再怎麼樣,生於斯、長於斯,這裡都是故土。只是誰曉得接下來會怎樣呢?難保哪天用google,看youtube還得翻牆?真到那時候,待著還有什麼意思呢?但又能往哪去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