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04, 2014

西炯子

我對吉永史老師的喜愛,就好比雛鴨破殼時頭一回看到媽媽的心情。或許是我許久沒遇到這麼欣賞的老師吧。但我這個人缺點就是死心眼,所以要是沒發生什麼意外,吉永史老師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應該會屹立不搖好一段時間,而且無法與其他漫畫家放在同一個水平上看待。(就像我成為Sony手機的愛用者數十年如一日,還逢人便推薦)

最初注意到西炯子是她的《姊姊結婚吧》,再來又發現她的前作《謎樣的他》(還沒看)即將登上大螢幕,而且是由榮倉奈奈與豐川悅司所主演(我對豐川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部聾啞人的日劇上,一晃眼他都從大叔晉級到大爺了......)。但最讓我感動不已的,算是她中期在2003-2004年所創作的《雙子座的女人》,看完以後,只覺得好幸福。《雙子座的女人》雖然和《J的故事》同樣涉及性別認同議題,不過J黑暗許多,還也有點刻意賣虐(好像不只一點,但中村老師好讚),因此以劇情風格而言,我倒覺得雙子更接近永井三郎的《彷彿清新氣息》(大推),都比較著重於角色的自我尋找歷程。(相較下,水城的保健室雖然也試圖處理類似議題,卻一直有打擦邊球的感覺。除了窮鼠我真的對她無愛......)

讀過《雙子座的女人》後突然有種體悟,發現為何自己無法打從心裡喜歡輝夜姬或水城雪可奈老師的大部分作品(清水玲子老師的作品我接觸不多)。這兩位老師的作品都給我一種相同的感覺:她們筆下的角色都只是鋪陳大局下的幾顆棋子,只是被作者賦予某種使命的道具(話說輝夜姬大部分的角色的確就是道具人),只象徵某些意含,卻無法獨立存在,任務完成後便可隨意丟棄,感受不到他們的血與肉。這樣的說書人只是在透過故事偷渡自己的意識型態,而不是經由角色呈現進而映射出人生百態。這點也正是吉永史、浦澤直樹(至少Monster)甚至西炯子更技高一籌之處。(我不禁想說,同樣涉及婚外情題材,《姊姊結婚吧》就比《巧克力》好看許多,不過兩部作品都還在連載中,所以也只是到目前為止的看法,還不能下定論。)



6/22 有些關於《J》的想法找不到其他更適合的地方能補充,就備註在這裡好了。記憶中母親有個同事的女兒跟我年齡相仿,但非常堅持自己是男生,完全不肯穿裙子,不願作女孩子打扮。小時候的我常因為姓名老被人當男孩子難過,有陣子還常常查字典,想幫自己改個一看就是女生的名字;某次頂著弟弟頭去麵包店被店員當成小男生也生氣好久,所以這個女生為什麼要堅持自己是男孩子,讓當時只有五六歲的我十分不解(但她現在是什麼樣子我就不曉得了)。長大後,知道了gender和sex的區別,也發覺真有些人的靈魂被禁錮在錯誤的性別軀殼裡,兒時回憶也就不再如此令人困惑,反而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重點是,最近發現《冥王星早餐》裡風情萬種的Cillian Murphy,他所飾演的角色讓我想到J。假如J搬上大螢幕,年輕時的Cillian Murphy想必能完美表現出J的風采與神韻吧!(另外六七零年代,安迪沃荷麾下的Candy Darling身上也有J的影子,最後還因隆乳引發的白血病身亡,只能說,現實究竟是殘酷的。)

No comments: